首页  >>  艺术家  >>  书法家

张明君(/43)

2017-08-29 23:21:36 6952人参与 0条评论

张明君,字力千,别署牛角书屋。1969年6月生,河北宁晋人。西泠印社社员,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中国楹联学会会员,河北省书画院副院长,河北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理事、评审委员、篆刻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。

张明君

作者:张明君  稿件来源:思潮艺术网  日期:2017-08-29

让自己的心慢下来



习字学印三十多年,纯粹发乎自己内心的喜欢。确切地说,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法篆刻爱好者。抬得高些,也可以叫做书人印人。

每每回忆起当初临帖摹印的日子,满脑子都是如何把这个帖学得像些再像些,怎样把那方印临得好些再好些,沉浸其中,虽累虽苦却乐此不疲,虽困虽饿却废寝忘食。现在回味,当是因了心灵的纯粹,那些时光过得才真是甜蜜而美好。

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,自己写字刻印的状态变得心浮气躁起来,少有了最初学书习印的那份平淡与踏实,为写字而写字、为刻印而刻印。写出来、刻出来的东西,看似想法不少,实则为表现而表现,造作而又粗糙;看似严谨规整,实则拘谨、简单、直白;看似古雅俊美,实则粉饰而又庸俗。多年后才明白,以至于此的缘由,一来是自己所谓的作品,接连入选了多次“国展”,有的还获得了奖项,心理上开始膨胀、张扬;二来是极力想尽快写出、刻出自己所谓的独特的个性风貌。如今看来,那时的自己不仅幼稚而且可笑,但也或许那时所犯的错误、走过的弯路,都应该是因年轻而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吧!

三十七八岁时,自己的字和印开始有了不小的变化。点画线条逐渐变得沉实凝重,结字的形态逐渐变得活泼生动,章法布局逐渐变得妥帖自然,气息格调也逐渐变得蕴藉空灵。想法上的刻意、实际书写刻制中的苛求似乎一下子越来越少了,这个“变化”来得好像着实有些偶然。近两年我才似有所悟:原来这其中不仅有着源于自己在书法篆刻本身技术上、艺术上的一定积累;又源于自己从整个文化层面上对书法篆刻观照后,在感悟、认知上不断沉淀和升华后的一定积累;更源于自己的生活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,对人生、人性、生活、社会以及自然有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后,自己的心已经开始慢下来而生发的必然变化。想想也是,当时的自己已年近不惑了,对于太多的事情都已开始慢慢地看透、看开、放下,何况是对于写字刻印以及爬格子这样的爱好呢?

一晃又是十余年过去了,自己已然是48岁的人了。俗话说,五十知天命。当下能否“知天命”,我尚无以为解。但让自己颇感收获最大的是,无论是写字、刻印还是作文,在心理上更加轻松、更加自由了倒是实实在在的。虽然形式上仍在重复着以往的一笔一笔地写、一刀一刀地刻,而在本质上似乎真正地把这一写一刻安放在了自己的心灵深处,有了些许在一笔一笔地写自己、一刀一刀地刻自己的味道了。一写一刻中的那份放松与忘我,那份从容与自在,使得自己仿佛回归了田园,在毛笔与宣纸的水乳交融中,在刻刀与印石的行走碰撞中,娓娓道来,如数家珍般地说解着自己、快乐着自己。于是,我恍然明白,这一切,都得益于自己那颗越来越慢下来的心灵。

暖暖的午后,把心情触入三五个少儿的嬉戏中,是一种慢;听海观涛,任由思绪随着那潮起潮落而涌动漫溯,是一种慢;傻傻地倚在窗前,任随那洗尽铅华的漫天雪花、沥沥细雨去荡涤自己的心灵,是一种慢;三五知己,淡茶一杯促膝而坐,或高谈或垂泪或放怀或愤慨,肆无忌惮、旁若无人般地释放自己、还原自己,是一种慢;染翰运斤,让自己手中的颖锋刃尖随着心灵的绚烂丰盈,自由地游走漫舞于纸上石间,是一种慢……由是,若能在这种种慢中放纵着、快乐着、生动着,实在是幸莫大焉,善莫大焉!

因为慢,才会有一颗清澈沉静的心灵,让生活变得明快而厚重;因为慢,才能更好地过滤自己的以往、谋篇自己的今后;因为慢,书写和刻制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自己的心灵安放之所,让心灵在一写一刻中自由飞翔;因为慢,自己才能够虔诚地在古代经典法帖碑版和印章中一步步走近古人,实现与古人的零距离对话;因为慢,才能够在书写刻制中做到无他也无我,使自己笔下刀中的每一个点画线条、每一个图式真正的回归本我、说解自我。

让自己的心慢些,再慢些!


二零一七年四月岁次丁酉暮春于牛角书屋灯下





往期回顾
思潮艺术
关于思潮
收藏通道
联系我们
意见反馈
手机阅读
Android安卓客户端
iPone苹果客户端
商务合作
广告合作
寻求报道
合作伙伴
关注我们

思潮艺术网 版权所有 © 2010-2014   豫ICP备1401572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