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>>  艺术市场  >>  艺术评论
当代艺术本体认识论-四

作者:程原  稿件来源:思潮艺术网  日期:2020-05-26

客观讲,时代变了,但艺术关怀现实的精神没有变;艺术形态变了,但艺术的真性没有变;艺术美的理解变了,但美的真髓没有变。换言之,艺术,既未瓦解也未终结,而是功能与系统的历史性的重置。正像“罗格斯”叶落四方,“辩证法”成为普遍的思想工具,所谓艺术的艺术性,就是生命的自在性、自为性。无论微观上作为造化般的“肌理感”与“偶发性”,还是宏观上作为生命自由的历史向度,一如自然、广阔、多样的生态,只要被阳光般地得以分享,即为最根本的艺术美和审美性。当然,在这百鸟争鸣、百花齐放的新时代,难免令一些从地窖崖窟中出来的人,感到醉氧,感到阳光刺目。


这个世界已不再是封闭的、割裂的,而人的感官与认知,连同人的诉求,作为各种关系的总和,也早已复数化、复合化。环肥燕瘦,各有所好。适与不适,喜不喜欢都不要紧,但没有必要谋术化。且谋术化超出为人为学的边界,则难脱机会主义之嫌。从协同学原则看,“存在”一如飞鸟,是由慢变量(躯体;传统)与快变量(双翼;创新)同构的动态系统。之于艺术世界中,“当代艺术”就是这一生命系统的快变量。否则,整个系统就是“僵尸”,是僵尸化的形式主义。再而,如果以戈壁红柳之色,圣颂土地之贫瘠,甚或妖魔化八方沃土,这种抱残守缺的“多元论”与历史观,不仅可悲,而且可耻、可怕。


当然,每个人走向“当代艺术”的路径不一样。有学理的小路,也有生活的曲径。笔者的路径,则是在陶瓷“瓷符”所指、能指的交汇处——一片一望无际的葵花地——当上亿颗具体逼真且又似物非物的葵花籽,仅作为朵朵葵花向太阳的生命想象,那满捧扬洒天空的逼真和寄望,则让人感受了何等的怜悯,何等的无奈,乃至何等的悲愤①。


其实,这种貌似“反艺术”的“艺术拯救”和“批判美学”,早在20世纪当代艺术风起云涌时,即被“西马”大家阿多诺(Theodor W. Adorno)所高扬。这位“把拯救绝望的动机”,视为自身艺术“探讨的中心目标”②的“否定的辩证法”(1969)缔造者③,在其《美学理论》(1970)中曾明确指出:所谓“否定性”,就是“在艺术作品上,没有任何东西是属既存现实的,直至作品的语汇亦如此”。故而,“艺术就是对被挤掉了的幸福的展示”,“是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认识”和疏离,也是对完满的感性外观的扬弃④。甚至揭示:在特定历史中,艺术无论抛弃还是固守其自律性,都会“屈就”或“同化”于“既定秩序”,从而“在其所指定的位置上无所事事,无所作为”⑤。为此,作为“不能直接从社会中推演出来”的“社会的反题”,一种异在的、非同一性的“批判”性的存在⑥,“艺术只有具备抵抗社会的力量时才会得以生存”⑦,并且只有在与“强制的整体处境”构成的张力中,将“残缺的日常状态”,从“认识的批判以及批判的认识”上“拯救出来”⑧,其自身的本质,才能得以维护和拯救。


 
也夫 别处 188cm×110cm  (局部) 综合绘画  2014(Zoetermeer藏)


为此,“当代艺术”,无论在新史观上还是在“图像证史”意义上,与其说是“当代表象史”,毋宁说是“未来预见史”。这不仅因为在精神-实践同构的知性的时代,自由自觉、自在自为的生命实践,其本身就是定义艺术的最高活动,且所谓艺术史,自然也是一部人之为人的定义史——这与曾经的“日心说”一样,新事物、新认知,最初都是可疑的,异己的。但历史往往发生此中。


归根结底,读懂生活,才能读懂曾经生活且有贡献的古人——社会理想与科学猜想的“幽灵”,不仅是任何时代最稀缺的资源,而且也是人类历史最经典的传统和正源。换言之,米开朗基罗的艺术,固然“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做得了的”,但杜尚式的思维负荷和历史风险,同样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担当的。抑或说,在“知性”的价值拓展性上,没有“当代艺术”,何来四方八极走向村落的当代“艺术乡建”!可以说,回避生活、疏离现实,将艺术仅作为庙堂中的壁上观,或是同人化低水平的同构,已是不堪回首。借用豪泽概念,先锋性的“精英艺术”,终究也会成为“流行”,走向“民间”。正如故宫、卢浮宫,早已成为大众文化空间和历史文化大观园了。至于“当代艺术”与我们有多远?其实很近——只要你把她看成是精神解放的翅膀。而且,在可预见的未来,今天的“当代艺术”,也会穿越丹托、迪基所谓的“艺术体制”。正像它早已走出了夏尔·巴托的体系。


如果了解贡布里希的《艺术的故事》,就不难理解,其整部著作为何都在述说“看”与“知”事情。而心理学告诉我们,如果你真像儿童那样画画时,画的不是你“看到”的,而是你“知道”的。进而,如果你了解波普尔“第3世界客体”的自主性,你也就不难理解,今天的艺术,已经从“图像表情”,走向了“直观行为”(intuitive act)、“符号行为”(signifier act)之表意。以至于一定意义上,与其说“当代艺术”有“生命性”,毋宁说“竹林七贤”有“艺术性”——这种生命复归之中的艺术感,就是当代艺术的艺术性。


特别一提的是,在对“当代艺术”的困惑和质疑声中,有论者提到这常识、那常识,却唯独忘了一个最朴素的常识:如果人是活的、发展的,那么为人所创造的艺术,会是死的、不变的吗?个中道理,仅从大唐“禅画”先锋事件,所对本土“文人画”那只“笔墨”意义上的“中国画”的肇启,即足见一斑。


此外,除却笔者在欧洲多国所见外,最近,经与巴黎索邦一大艺术科学博士院的朋友多番交流,这里补充三个小知识,以消解“谋术”说可能给人带来的错觉和误解。一是“法国几乎所有美术院校,早都是‘当代艺术’的了”。二是法国自2000年起,在ADIAF(法国国际当代艺术传播委员联合会)和收藏界的倡议下,正式设立了每年一度的“杜尚奖”(Le Prix Marcel Duchamp)奖金,以奖励工作或居住在法国的成就卓越的当代艺术家。三是就像“野兽派”、“贫穷艺术”一样,几十年来,尽管不是一个明确的艺术流派,但法国的确有一个泛类型化的“垃圾艺术”的说法。其精神渊源,可追溯至福柯、德里达、鲍德里亚等后结构主义者的先驱,也就是被称为“后现代思想策源地之一”的法国思想家乔治﹒巴塔耶(Georges Bataille)那里。这位博学家,早在1929年documents(文献)杂志上,通过对l'informe(无定形)、déclasser(打乱,降级)等类如阿多诺所说的那种“高级艺术越过总体而趋向断片状态(state of fragmentation)”的阐释⑨,直接启发了“无定型艺术”或是“垃圾艺术”。换言之,正如“野兽派”未必有野兽、“贫穷艺术”无关贫穷那样,从1994年5月6日陈箴在纽约当代艺术馆展出的“垃圾场”(与黄永砯“中国手洗衣店”联展),到河清所谓被某批评家痛批的“垃圾艺术”,其实也未必就是垃圾。相关认知,可参考徐冰的《凤凰》装置作品来理解。


最后,笔者顺便向有兴趣深入“认知”当代艺术的读者推荐两本书,一本叫《艺术:让人成为人》⑩,与20世纪初吕凤子认为美育是“还人为人的非物教育”可谓异曲同工;另一本叫《艺术即体验》⑪,且其封面还赫然写着——“我要让艺术从文明的美容院变成文明的本身”。


2018年12月集美学村也夫工作室完稿
2019年英文翻译及双校定(作者:集美大学美院教授)


本选节选自《当代艺术本体认识论——兼对艺术阴谋论与骗术说的证伪和批判》,作者:程原


更多阅读


文献资料:
①参见Weiwei Ai 在英国泰特美术馆展出的大型装置作品《一亿颗葵花籽》。
②王才勇:《现代审美哲学新探索——法兰克福学派美学述评》,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1990年,第54页。
③指阿多诺1969年的德文版著作《否定的辩证法》(重庆出版社1983年出版中译本)。以此为基础的否定艺术观,曾对欧美知识界和青年“反文化”的运动产生较大影响。
④出自1970年德文版,依序为第35,第208, 第122,第46,第197页。转引自杨晓莲:《艺术·否定·社会:论阿多尔诺的美学思想》,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》(社科版),2002年第1期。
⑤[德]西奥多·阿多诺,王柯平译:《美学理论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,1998年,第406页。
⑥[德]阿多诺:《阿多尔诺著作集》第七卷,美茵法兰克福,1970年,第19页。
⑦ [德]阿多诺:《美学理论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,1998年,第386页。
⑧[美]理查德·沃林,张国清译:《文化批评的观念》,商务印书馆,2000年,第121页。
⑨[德]西奥多·阿多诺,王柯平译:《美学理论》,四川人民出版社,1998年,第265页。
⑩[美]加纳罗(Janaro R.),特·阿特休勒,舒予等译:《艺术:让人成为人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2007年。
⑪[美]约翰﹒杜威,程颖译:《艺术即体验》,金城出版社,2011年。为20世纪经验自然主义美学理论最重要的著作之一。其主要思想是以“活的生物”为基础,建立一元论的美学体系,力图恢复艺术与非艺术间的连续性。认为艺术的材料,应从不管什么样的所有的资源中汲取营养等。对理解当代艺术原理有参考价值。


译自英文纸质版:
The Epistemology of “Contemporary Art”Noumenon 
—Falsification and Critique of “Art Conspiracy and Deception Theory”(题名)

Interdisciplinary:Global Journal of Science Frontier Research.
Volume 20 Issue 1 Version 1.0 Year 2020(US),P01-21.(刊载)

英文电子版来源:
https://globaljournals.org/GJSFR_Volume20/1-The-Epistemology-of-Contemporary.pdf
http://3d.globaljournals.org/Virtual_3D_GJSFR_(I)_Volume_20_Issue_1/

(国际版权仅允许非商业性转载、学术研究和引用,并正确注明英文版来源)

阿布拉莫维奇:千万...

阿布拉莫维奇,行为艺术家,1946年生于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,父母...

周洁:不控制,去感...

在一个大家早已对奇闻轶事见怪不怪的时代,一件看似普通的作品仍能掀起如此...

范迪安:从馆长到院...

范迪安,1955年生于福建,曾任中央美院副院长,教授。中国美协副主席,...

吕胜中:活在未来的...

他是蜚声国际的当代艺术家,从85’新潮美术走来,凭借一枚“小红人”完成...

思潮艺术
关于思潮
收藏通道
联系我们
意见反馈
手机阅读
Android安卓客户端
iPone苹果客户端
商务合作
广告合作
寻求报道
合作伙伴
关注我们

思潮艺术网 版权所有 © 2010-2014   豫ICP备1401572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