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素描》纸上 炭笔 78.7x109.2cm 2014
Hi:德国学习这段经历对你之后的艺术有什么影响吗?
谭:出国之前国内基本是具象绘画,德国的新表现主义相比之下很抽象,几何抽象对我更显陌生,这五年逐渐体会到为什么画面只要画一点就足够了。那不仅是艺术语言由繁到简的范畴,与德国人生活的大背景有关,美学系统追求直线性、理性与严谨,以最少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涵,这对我影响非常大,也使我从过去的现实主义、表现主义逐渐走向了抽象创作。
Hi:具体来讲,有没有一些艺术家对你产生影响?
谭:刚去德国的时候影响比较大的是新表现主义艺术家。后来观念艺术家、教育家约瑟夫•博伊斯对我启发极大,这种启发超越了你遇见一件好作品给予你的视觉满足,有令你的艺术向前走的魔力。比如作品《7000棵橡树》,在城市中种下树和树桩的那天开始,历经岁月变迁,树桩没变,树在不断地成长,真的是伟大的、活的艺术。往往一个观念可以影响一代人或者是改变世界,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所在。
Hi:在接触到他的这些观点之后,你做艺术的想法是否有一些转变?
谭:有很大转变,观念对于艺术创作甚至生活极都颇重要,直接影响我后来的艺术和教学。作为艺术家,面对自我要将个人价值以艺术的形式加以传达。回国后,中央美术学院希望我能够参与设计系的工作,德国的设计做得好但是我学的并不是设计,对于全新的领域我比较感兴趣,我相信博伊斯,一个人的艺术观点就是他的灵魂。当时中国最需要设计,对教育和艺术我有自己的理解,我要做与国内其他院校截然不同的设计,之后便大胆去做了。现在看来做得挺好。有了德国的教育经历、相对独特的艺术观点,我现在做什么都无所畏惧,包括我到中国艺术研究院工作也是我的一个选择,从纯美术、设计转向更广阔的空间,那里有戏剧、音乐、电影、舞蹈,一想我就很兴奋。如果几年后再举办展览,我对艺术的理解、作品的面貌肯定会有新的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