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子龙是从钧瓷中选取的素材,钧瓷作为河南本土文化符号已存在一千多年,所以我们更容易将它与传统联系在一起,这就容易把我们带入一个误区,张子龙做的艺术探索不是当代的而是传统的。但是当我们静下来去研读他的作品时发现,他的选择很巧妙,首先他不是去机械化地去在钧瓷的造型上做文章,而是截取钧瓷实物中的釉色为起点,这让他的创作范围更为广泛和开阔,而不是封闭在具象的物体上。
在创作中,子龙将他对社会、对人、对现象的思考融入色彩中,通过钧瓷釉色生成的方式去处理画面。张子龙说,他在创作的过程中,用意识流的方式去创作,完全没有主题先行的成分,也就是遵循自然的状态。我们也就明白,他的作品完全不同于传统作品的重复,而是每幅作品都是不同于另一幅,甚至他自己创作前都不会想到完成的作品是什么模样。这种不确定性不仅给观者神秘感,也给他自己带来的惊喜。
我们从张子龙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更多与当下联系紧密的因素,他在作品在不同人的眼中,就会被解读成不同的画面形式,以及由此带来的思考。由点形成的作品,有人会将他与山水联系在一起,把他归类为抽象山水,用来表现无序的心理状态,社会生存压力下带来的焦躁不安。有色带形成的近似于山水的作品,画面呈现的或是冰山融化,或是火山爆发,都会带给我们对当下环境问题的思考。
子龙对艺术的思考,对社会焦躁情绪的描述,都源于他对艺术的挚爱,以及他曾经的寻梦经历。一个艺术家画面传达出的信息,如果串起来,可以勾勒出艺术家的成长过程。基于此,我们可以通过子龙的经历来解读他的作品,也许这样来得更直观。